Wednesday, January 31, 2007

時間與讀書

常常聽到朋友們說:『我那有那麼多時間可以讀書啊?光是工作的事就忙不過來了,還讀書咧』或是『光學校裡的書就讀不完了,那來再多讀其他的閒書啊』,當我聽到這些回覆時,總可見每個人無奈又帶點生氣的表情,就好像他們生活中的小小樂趣活生生被現實給妥協了。

我可以體會也能理解這種心情,我也常常遇到這種無奈,每每被工作、學校追著跑,除了妥協我還多了個方法,跟時間談判。什麼意思?跟時間談判?我想提出的想法是--時間是自已收集出來的。

最常聽朋友說:『我最喜歡在星期日的下午,坐在沙發上把一本小說啃完。』這當然很美好,但是其實很難得,因為星期日的下午,讓人可以選擇的活動太多,可以去看電影、去郊外走走、去採購、去.....真的要分配給小說的時間,憑良心說,其實相對也少了。大家常常認為,閱讀是需要整段完整的時間,浸淫其中,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如果可以,閱讀應該利用破碎的時間,像搭車、等待、上厠所...等等。短則五分鐘,長則一小時的這種破碎時間,這樣讀書有什麼好處,除了爭取時間外,它還可以給大腦一個緩衝期,怎麼說呢?如果你/妳讀到一個困難的東西,百思不解時,你/妳會怎麼做?繼續想,跟它拼了?還是拿起筆來開始做記錄、寫心得?還是站起來走一走、晃一晃?我就常常讀到不懂的東西時,就把它丟著,過幾個小時後再說吧。通常這樣的問題會在大腦沈澱後,把干擾的因子自行分解出來,再重讀一次,常常迎刃而解,也有那種沈澱了n次還是看不懂,那就表示跟這本書暫時還沒緣份,等自己能力好一次再回來吧。

我也常幹一種事,就是在同一個期間一次讀好幾本書,在沒有讀到喜歡的書,很多書就像是了解知識的用途而已,那麼一個時段只劃給一本書好像太無聊了,所以我會這樣,搭車時讀一本、上厠所時讀一本、睡覺前讀一本...有時這樣還頗有樂趣就是。

希望每個朋友都能找到自己習慣的方法,我相信讀書是種習慣,一但養成這個習慣,我想受益最大的是自己。

咱們一起加油吧!

Tuesday, January 30, 2007

為什麼他們會有錢?探討富翁大腦的秘密


這本不是理財的書,是一位心理精神科醫生的研究報告。

不知道你/妳曾不曾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會那麼有錢,而有些人則否?有些人更是窮得像是老天從沒眷顧他?除了那些繼承大筆財富的幸運人之外,有些人他們就是『會賺錢,會投資』,當我越老,我越相信有沒有錢其實跟心態和想法有很大的關係,而這本書就提出了相當好的實驗及解釋。

這一切的關鍵在於『背外側前額葉皮質』,大腦的前部位處,它是大腦的最高指揮處,作者實驗道:『富翁在做決定時,背外側前額葉皮質密集的在運作;相對的,一般人在做決定時,是全腦在運作。』而且,富翁的大腦有很強的模式化能力,他們習慣在複雜的狀態下找出可以模式化的線索,作者給了一個例子:A、Z、B、Y、C、?,C再來後面的字母應該是什麼?在20秒內回答。這本書很仁慈也很狡詐,它說,就算20秒內答不出來,把這本書讀完,你/妳一樣有機會成為富翁(哈!),再來,富翁對壓力的承受能力極大,他們相信自己的判斷,不會輕易被整體的環境所影響。這樣說來,各位有沒有覺得口袋裡有沒有錢其實跟心智能力還有企圖心有關?兩者缺一不可。

我常常想到賺錢就覺得--唉呀,好累(其實是想到工作,唉呀,好累;我不聰明所以工作是我賺錢的唯一途徑),連去買樂透都不能持之以恆,在網路上被騙了錢心裡想著:『算了,就當幾千元買個臭雞蛋的良心好了』,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即然誠如作者所言,把書好好讀完,我就有機會變成富婆,那我還是認真一點好了(哈哈!)。

丈量世界


如果,要我選一本最喜歡的小說--我會選它 。

當初看到這本書時,是某天的早晨在誠品的架上,書封看起來還不賴,如果封面是一顆地球加一條皮尺,我可能連翻都不想翻了(哈!),隨意的翻開它,看到一句話:『這世界沒有人是懷著任務而來的,但是我們必須假裝自己背負著任務,假裝到自己都以為是真了!』,多麼適切的一句話,不是嗎?

書裡描寫的是一位天才數學家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1855)跟一位探險家亞歷山大.封.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8-1859);他們一個討厭出遠門,一個走遍全世界;一個待在德國小鎮裡的天文台裡觀測星空,一個深入亞馬遜河,探勘火山,跟拳頭大的蜜蜂、蚊子奮戰;他們兩個人的目地只為觀察這個世界、發現真理、思索未來。讀它時,除了感嘆作者的博學,也不禁感悟道--我們現在所處的地球,真的是我們認知中的那樣嗎?500多年前,人們不也認為地球不是圓的,300年前,人們還認為地球的核心是個冷冰冰的大岩塊,而現在,有什麼是我們認為是『事實』,而其實真理跟我們是倒道而馳?人的智力可以發掘出神的傑作,那麼,發現這些『事實』後,什麼才是人該遵循的?

哈!我又扯遠了。

對德國人我一直有著佩服的敬意,撇開集體歇斯底里的二次世界大戰不談,或許是他們的性格十分符合『科學人』的條件,所以對這個民族,我始終有著尊敬。當亞歷山大.封.洪堡遇到不合常理、有違人道的事時,他常常對著別人問道:『難道,你沒讀過康德嗎?』或是『我相信人類的理性』,有時我看著他又講出這些話,會想問他:『難道,你不覺得你正在假裝自己是理性的?』但是,我忍了下來,因為...或許當德國人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理性,咱這個世界又有難了。

這本書,我喜歡到有點發神經了,因為我買了兩本,一本用來讀,一本用來收藏,原本我想買個五本,我想的是,數量變多,會不會這本書就永遠永遠屬於我的了?很笨的念頭吧,讓我難過的是有再多錢也沒辦法讓一本書永遠屬於某個人,所以我送了幾個人這本書,然後幫好多人跑腿去買這本書,它沒辦法屬於我,至少我可以跟其他人分享它,這就是書的珍貴。

Saturday, January 20, 2007

偏執的天才:女人,科學家,居禮夫人


我今年的第一本書是--偏執的天才:女人,科學家,居禮夫人。

科普書對我一直有種無法抗拒的魅力,如果因為這樣就認為我是個很崇尚科學、理性、精準的人,呃,應該這麼說吧!我希望自己成為這樣的一個人,但是我不是這樣的人。我啊,做事常常丟三落四、忘東忘西,有時我甚至覺得這種書會不會像大補丸一樣更改我的大腦基因,讓它們『科學』一點,哈!我說過了咩,我們都是在書本裡追求改造自己的方法,就算改不過去,看看別人的人生也好。

居禮夫人,波蘭人,後來因為波蘭反抗俄國的統治而到了法國,在法國定居了下來,在法國認識了他的丈夫-皮耶.居禮,兩個人在資源缺乏的條件下發現了鐳、釙,她和丈夫得到了一座諾貝爾獎,後來又獨自一人得到另一座諾貝爾獎。在男性為主的科學界,她常常是受到歧視的,所幸她的丈夫是個極為看重自己妻子的人,兩個人都認為,科學應該帶給人們更好、更安全的生活,所以儘管能夠諾貝爾獎帶給他們名聲及財富,他們對此,還是非常小心,曾經他們被誘惑了,但是,他們還是儘可能的把持自己不要超過那條無形的線。

居禮夫人,是個十足十足的科學家,一定有人在笑,這個笨蛋,這個還需要強調嗎?我就是想強調這個,就是因為她是女性的身份,所以常常被指出她的實驗是偏頗、無用的,她的反應不是大聲嚷嚷,她會用更多實驗數據替自己說話,我提出這一點就是因為她需要花更多力氣去證明她的發現並不會因為她的女性而讓事實變成『不是事實』。她在青少年時期就有憂鬱症,她是個壓抑的人,就算是失去母親的心痛難過她都不輕易形於色,她需要堅強的面對許多事,她小時候常常躲起來大哭,再若無其事的回到現實,成年後,她有幾次憂鬱症發作,她的應對方式就是整天躺在床上,封閉自己,讓她走出憂鬱的常常是科學上有重要的工作引起她的興趣,她會振作起來投入工作。

讀這本書的時候,讓我想到我們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她一定不會喜歡我稱她是首席的,因為她就像居禮夫人一樣低調,也有著居禮夫人沒有的謙虛,我很喜歡也很害怕跟這位同事共事,為什麼?只要想著,處於頂尖的人對自己能犯的錯誤跟平庸的人是不同標準的,也因為跟她同事了近兩年,我的好多缺點被點出來然後花了好多力氣改進,我不會在完全無知的狀態下去問她任何我不懂的問題,因為那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我現在都是自己仔細研究後,把不懂的東西拿去跟她討論,有時我會覺得這些在頂尖的人很可愛,因為就像返璞歸真,他們常常對大家認為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進行『嗯,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哦!』的思考,我知道,她一定不會喜歡我稱她是頂尖的,嘿!她一定不知道我見過多少我見過多少這個領域的高手,她真的夠格讓大家這樣稱她的。

The list of mine

有沒有真的細數過、回想過那些一直陪著我們的書本?

每當12月到來,常常望著自己的書架,瀏覽那些曾經陪過我的朋友,
有些,很熟悉;
有些,可以記得曾經跟你的爭執,而我還是不認同你,但是我知道,我一直在試著了解為什麼;
有些,我可以回想道我曾經多麼喜歡跟你在一起的那段時間;
而有些,陌生到,忘了在一起的時光了。

這是真的,或許陌生的感覺是因為許多同類型的書,你夾雜其中,你的特別被稀釋了,也有可能單純的是我倆沒有緣份,我只是任性的堅持把你讀完,然後馬上把你忘了。還有一種可能是,得到的書比消化的書多出太多,讓我感到慌張,想讀的總是長長一列,但是一段時間只是分配給一本書。

從來不會狂妄的替每本書大談裡頭的理念,頂頂多多我會告訴別人,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這是因為我害怕自己的消化能力可能會讓人對書裡的最精華失去興趣,那不就如同佛教徒的最重罪--妨礙他人修行了嗎?

所以,除非我能夠有自信引起你/妳的興趣,否則,我不會輕易發表什麼;
這樣是不是太嚴格了?我不知道!
但,我真的希望人們能夠了解,書本裡的世界是世界鏡子裡的另一面,而且更細膩。

2007年,我想做一個實驗,把每個曾經陪過我的朋友記錄起來,我會努力讓每個朋友看起來都睿智、有趣,如果能夠引起任何一個人去了解一本書,或許我的功勞像是引人入佛門一樣功德無量,是嗎?

真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獄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