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03, 2013

向專家學思考


長長的年假開始囉,想整理一些讀書心得和大家分享。第一本就是……向專家學思考


我不是聰明的人,不過我始終相信一件事:任何事都是可以學習的。透過學習,我們可以發現自己的弱點,然後不斷精進自己,我一直覺得,這應該是不聰明的人的福利!哈哈...

思考,可以學嗎?諸位有想過這個問題嗎?對這類“如何學習思考”的問題,我一直有很強烈的好奇心(這應該是勤勞的笨蛋才會有的好奇心),我常常會分析自己的腦子怎麼分析一件事,為了要能夠做到這件事,我必需要發展出很多習慣、方法和意志力,我隱約覺得:思考是可以學習的,換句話說,人是可以透過學習而變得聰明,只是我還是沒辦法整理出來一套方法說明如何“學習思考”。

記得在前進國際時,每每有很困難的問題被解決了,我除了會問如何解決之後,還會關心一件事:“你怎麼知道要這樣做?”

“你怎麼知道要這樣做?”其實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它代表著顧問對問題的直覺和看法,特別是這個直覺直接命中問題,帶來解決方案,我就會更有興趣了,每次我問老闆,為什麼你會那麼想?他都回我:“就直覺啊!”或“以後妳就知道了啦!”所以,一直以來,直覺“好像”只能透過經驗累積才能產生(但是我又不太相信事情只能如此),而“準確的直覺”似乎可以代表顧問的經驗值。

但是,經驗,代表的是什麼?經驗要如何累積?經驗的累積只能存在某個人的腦子裡嗎?有沒有可能重要的不是經驗,而是一套思考的好方法?又或者是倒過來說,我們透過一套好的思考方法才能穩固地累積能夠分享的經驗?有沒有可能如果有一天,有人問我“你怎麼知道要這樣做?”我可以解釋的出來?

這些問題,我在這本書找到答案了。

這本書是2周前的星期六在誠品亂翻後買的,這2周來,我都在火車/捷運上讀它,大概讀了1/3,就決定要寫這篇讀書心得跟您分享了,為什麼?因為,如果每個顧問能夠知道思考如何運作、知道如何聰明思考、如何引導別人跟著你的思路走(好像女巫),這些都是對顧問來說是很重要的事,同意嗎?這本書的作者 Art Markman是認知心理學博士,認知心理學,是藉由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的心智是如何運作的。

這本書一開始就說了,「聰明思考」即是:用現有的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科學研究清楚地告訴我們:「聰明思考」並不是一種天生固有的特質。「聰明思考」是一種可以訓練的技巧,換句話說,你並不是天生擁有某種特殊的能力而能夠做出聰明的事。每一種讓自已變聰明的要素,都已經存在你的心智工具箱之中了。

「聰明思考」是有公式的:
-        首先發展聰明的習慣以 (step 1)
-        學得「高品質的知識」並 (step 2)
-        運用自已的知識達成自己的目標 (step 3)

這本271頁的書,就在闡述我們應該要如何做到這3點,
1.     我們需要培養如果想要發展好習慣,應該怎麼做,
2.     什麼叫做「高品質的知識」,如何才會得到「高品質的知識」,
3.     在運用知識時,我們應該要注意什麼。

我分享針對那3點整理出來的重點
-        首先發展聰明的習慣以 (step 1)
n   習慣就像是從DB裡捉資料不是從storage取得而是直接從memory取得 (get hint),意思就是可以不假思索知道action為何,習慣由二個要點組成的:
1)
 與環境對應的行為
2)  
重複的力量
在某些人的看法 1+2 = 練習,有此一說:人經過一萬個小時的練習,就能夠開始進入神的領域 Ref: http://mrjamie.cc/2012/04/20/talent/
n   思考一下:一個好的Architect/Basis Consultant 需要具備什麼聰明習慣

-        學得「高品質的知識」 (step 2)
n   培養能夠回答因果問題的知識(p.s. 因果問題指的是一個問題又會引發更深入的問題(它是巢狀的),可以一直不斷不斷問下去的問題),如何培養,想到的方法如下:
u  練習一直問自己問題
u  練習學到一件新事物,重新講解給自己聽
u  能把一個問題解釋的很清楚(避免深度錯覺)
l   除非可以把一件事解釋的很清楚,不然,你在這個議題就存在知識缺口,知識缺口不可怕,它是一個邀請,邀請你更深入的研究這個議題,直到你可以解釋的很清楚
l   要知道Expert在那裡可以請教、要知道那裡有resource可以研究
l   用實際的方法去檢查自己的知識,要求實際的產出
u  不懂的就要問清楚,不要害怕問自己不清楚的東西
u  把名詞背清楚,再建立關連
n   不要漫無目標的學習,在學習一件新知識時,給自己訂定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後focus 3件事:準備、專注、回顧(p. 102有詳細的介紹)

-        運用自已的知識達成自己的目標 (step 3)
n   進行比較並應用知識:
做比較不只是一種問題解決的工具,也是思考的核心過程之一。我們根據新舊經驗間的相似程度來歸類新事物。例如,我想學習RAC,我會先站在Database的舊經驗,去比對RAC有什麼“新東西”是跟原有的Database是不一樣的。然後,重新描述問題,把注意力放在問題(RAC)的本質上。
n   提升記憶的有效性:
要把一件事記得住,記得牢,首要條件就是:主動的追求知識,當你開始主動的想要了解某些事情的時候,你會開始把注意力放在跟問題相關的知識上,除了主動之外,對得到的知識,你要進行深度思考,意思是,你要反覆驗證,你現在正在取得的知識跟你有什麼關係,不是單純的“接受”而已。
n   值得擁有的困難:
學習的過程中的一些困難,可能會讓人感到沮喪,但是長期看來,那才能讓我們學得更好,因為遇到困難所以要自己找出來為什麼,應用學習到的知識去補足知識補口。
n   學習是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賽跑:
學生時間會利用一個晚上的時間,把隔天考試的內容硬背死記下來,但是對“真正的學習”來說,那是沒用的,因為人根本無法只用一個晚上的時間,把一整個學期的學習材料都塞到大腦裡去。即使你有足夠的時間臨時抱佛腳,還是比不上用較長的時間一點一滴吸收課程內容的效果。
n   寫摘要:
每學習新知識,讀一本書,或是參加完一場會議,給自己寫一份摘要吧,不需要太多,3個你認為值得記的重點即可,寫摘要的重點:要聚焦在未來你會需要知道的事情上


這本書,是本方法論,他很明確的解釋人類心智如何運作,然後三不五時就考考你,從閱讀的過程,可以一直發現自己的心智和書上的現象的吻合,這個很好玩,然後把自己的心智當成實驗室一樣,可以不斷不斷的挑戰他,看他會不會還是像還沒讀書以前那樣不受控制,我從中找到一些方法可以觀察自己的壞習慣,在觀察的時候,好像我是另一個人在看自己,這個很有趣。

最後,這本書不薄也不厚,但是有滿多細節您要自己去讀才會有感覺,希望大家過年,可以去翻翻這本書,實驗一下自己的心智!

No comments: